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本站首页   |   机构设置   |   规章制度   |   理论学习   |   先进典型   |   教育管理   |   学生资助   |   心理健康   |   公寓管理   |   民族事务   |   学生事务   |   辅导员之家
  本站首页 >> 心理健康 >> 求助指南 >> 正文 >>
别给自己乱贴“有病”标签了!

2017-03-08 11:13:30 来源 原创 点击数:

文章来源:壹心理http://www.xinli001.com/info/100349780

文:高浩容 | 壹心理专栏作者

把差异变成疾病,是当代营销天才最伟大的杰作之一,与苹果及脸书并列,但是益处很少,危害又太大。

──艾伦‧弗朗西斯(Allen Frances),前杜克大学精神医学病学家,《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编修小组主持人

§ 前言

爱吞药的社会

数据显示:

·美国成年人中,五位就有一位使用至少一种精神问题药物。

·2010年,百分之十一的成人及百分之二十一的美国女性服用抗忧郁剂;将近百分之四的孩子都在服用兴奋性药物,百分之四的青少年正在服用抗忧郁剂;四分之一的赡养之家 疗养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2005年至2009年期间,加拿大中枢神经兴奋剂使用率增加百分之三十六,血清回收抑制剂(SSRI)多了百分之四十四。

·1988年至2008年,抗优预计药物使用率成长近四倍,抗精神病药物花费成长三倍。

·2011年精神病药物为药厂带来超过一百八十亿美金营收,光是抗忧郁剂就达一百一十亿,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将近八十亿。

2013年出版的《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医学》正是为我们揭开上述惊人数字背后的秘密,敲碎常人眼中的「医疗神话」。

作者弗朗西斯从一位精神医学局内人(an insider)的角度,跳出来为大众澄清到底是哪些利益团体,以及相关人士的误导,使得人们连带对精神医学产生了误解,并通过非必要的、错误的方式,盲目接受医疗和药厂的广告。

横亘在利益核心的是人性,更准确的说是人性的黑暗面。使得我们在无限接近真理的同时,也有另外一股力量把知识与理性转化为利益的工具。

其中最让弗朗西斯痛心的,就是相关利益团体和无知民众对《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DSM)的盲信。导致滥诊猖獗。加上药厂高明得推销术,使的社会充斥许多被乱贴标签的新「病患」,结果造成对抗忧郁剂、抗焦虑药物、安眠药与止痛药长期依赖,一个「爱吞药的社会」。

一、精神医学的疆界

正常与异常的光谱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说:「了解一个人生了什么病,还不如了解什么样的人会生病。」

对于正常与异常的标准,很难有一个精准的切割点,好比智力测验中,比平均值低两个标准偏差的商数是70分(表示一个人可能在学习上有困难),但智商70跟69,或71的差异在哪里呢?我们可以区分明显生病和绝对健康的差异,但微恙与大概健康该怎么区分呢?

正是这些模糊的空间,弗朗西斯认为给了相关利益团体「推广」疾病意识的机会,越来越多的「疾病」被创造出来,也因而产生了各种随之而来的治疗方法与药品。

弗朗西斯提到80年代一个实验,当时是艾滋病流行的高峰期,且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患者测出艾滋病阳性反应,悲伤与焦虑指数立刻暴增。相对地,检验结果呈现阴性的人,焦虑指数就会大幅降低。而惊人的是,六周之后再对双方进行情绪量表的施测,结果显示双方的情绪反应又回到了基线。

实际上,只有病征清楚、情况严重、明显不会自己好转的人,才需要接受精神疾病诊断。人生日常问题没有必要过份的加以「病理化」,甚至用药物治疗。

这似乎又呼应了两千多年前,希波克拉底对患者的三分原则:会自行好转的患者、需要医疗的患者跟介入治疗不会有反应的患者。对于精神医疗来说,第二类「需要医疗的患者」与日俱增,这是医疗进步的展现,还是滥诊的结果?

二、制造疾病的医疗吊诡

被扭曲的科学

精神医疗并没有一本真正的圣经,过去没有,现在没有。

以1980年,DSM第三版的成书过程为例,八或十一组的专家在房间里讨论至有共识为止,专家们彼此坚持己见,互相驳斥,凭借的主要是各自的实务经验而不是科学数据。只有在每几个小时,餐车把饮料、食物送进会议室时,才能暂时换来片刻的祥和。

角力背后,临床医师、老师学生、研究人员、保险公司、各级学校、身心障碍机构跟法庭赋予DSM-III太多权威导致,每个人都积极的想拿著书为自己的问题「对号入座」。

七年后,DSM-III推出第三修订版,同年百忧解(Prozac)上市。弗朗西斯表示,百忧解销量一飞冲天,部份药归因于DSM当年对重郁症定义太宽松导致。

之后,弗朗西斯成为DSM第四版的工作小组负责人。与会同仁把DSM-IV视为「指导手册」,而非圣经。辑录短期内有用的诊断建构,而非「真正」的疾病大权。可是这并没有为美国大众带来真正的福利,因为就在DSM-IV出版三年后,美国药厂通过法案,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直接对消费者打广告的国家。

报章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肆无忌惮的广告,让大众误将许多日常问题视为过去没发现的精神疾病,DSM手册成了利益团体点石成金的魔法书,引起不必要的滥诊和药物需求。药厂无法插手DSM-IV的编篡过程,却主导了滥用DSM-IV的方法。包括造成自闭症、过动症、成人躁郁症误诊盛行,或是过当诊断,以及被冠以性倒错(Paraphilia)的人们被视为精神病患,被迫强制就医,使其基本人权受到侵犯。

某个层面来说,我们彷佛走进作家赫胥黎(Aldous Huxley)嘲讽的时代:「医疗研究进步到几乎没有什么人是健康的了。」

弗朗西斯综合出几个制造疾病,导致疾病「盛行」的原因:

1. 新热潮带动滥诊。每当有权威人士或单位大力推动某精神疾病,赋予其正当性,潮流就开始了。新的疾病被「发现」、定义,进而造成滥诊。

2. 诊断背后的复杂利益。现代医生进行精神疾病诊断时,会连带产生财务补助、保险给付等相关利益(在美国,保险理赔需要医生开立合格诊断)。据调查,失业率一高,「精神疾病」就会增加。

譬如二十世纪,一度多重人格疾患,成为常见疾病。等到保险不再给付多重人格疾患,治疗师也倦怠,许多人看清假象后,这个热潮便自动退去。

3. 错误的流行病学数字。英国前首相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曾说:「谎言有三种:谎言、该死的谎言和统计数字。」由精神病学家统计的精神疾病的罹患率,和临床医师的判别不尽相同。此外,高比率的数字有时方便机构向有关当局索取经费。媒体的断章取义、药厂基于商业进行的选择性解读,都会误导民众。

4. 药物越方便,越容易用药过量。六零年代的第一代精神药物,如锂盐、Thorazine(拖拉灵)等治疗精神病,因为副作用很强,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一般只开给最严重的病人使用。七零年代各种「神奇」药物,苯二氮平类药物、利眠宁等药物,此时药厂把重心摆在开发与营销「副作用低」、「用了也不容易致死」的药物,使用药能扩及范围更大。

八零、九零年代的SSRI(血清素回收抑制剂),自百忧解开始,每一两年就会推出新的SSRI药物,从恐慌性疾患、强迫症到早泄,甚至当成提神醒脑的药物,而新一代的药物更着重副作用的改善,使其更易服用。而正是这些会导致肥胖、糖尿病、心脏病、成瘾等危险药物,每年为药厂带来一百八十亿美元营业额。

5. 大药厂煽动疾病。大药厂每年全球销量七千亿美元,而用于推销的经费达六百亿美元,是研究经费的两倍。以SSRI药物的研发为例,通过些微针对副作用的改善就能延长专利权,同时推出新的营销广告,但在药效本身从八零年代迄今并没有显著提升。

实际上只有少数人有严重精神疾病,但在「脑部化学失衡造成精神疾病,可通过吞药解决」的销售口号,轻微精神病,以及忧心忡忡的健康人都成了掏腰包买单的肥羊。2013年调查,有百分之七美国人对合法精神药物成瘾。此外,看过广告的患者很容易从诊所拿到处方签,比一般人高出十七倍。

6. 安慰剂效应。脑部显影证实安慰剂效应在生理跟心理方面的深刻影响,心理学有个实验,当我们将同样的一款酒,告诉消费者一瓶要价90美元(实则10美元),消费者会自行给这瓶酒给予高出实情的评价,证明人极容易受到暗示作用。另一方面,安慰剂的反应有助于维持人际关系,被冠以同样疾病,服用同样药物的群体往往会集结在一起。

还有一个调查,显是很多医生承认使用相对无害的药物当作安慰剂,好让患者离开的时候手上有个具体的东西。某种程度上,安慰剂效应加上「副作用轻微的药物」[1],都会成为轻易被开出、接受,助长无效医疗与药物滥用的推手。

7. 基层医疗照护越俎代庖。2013年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开立的精神药物处方高达三亿笔,当中有九成抗忧郁药物、八成抗忧郁剂、六成五的兴奋剂、五成的抗精神病剂,由精神科医师以外的基层医师开出处方。而美国精神科医师只有四万,基层医师人数约为十倍,并且往往在大约七分钟的看诊时间就能开出处方,不像精神科医师一次看诊需要耗费更长的晤谈时间。[2]

三、贴标签的毁灭力量

误诊、副作用与牺牲者

人生的问题堆积如山,并非全都是精神疾病。当标准被诠释的过份宽松,强迫、不愉快的重复行为与冲动性的自我沈溺,便显得难以区分。

如果我们容许个体被过度诊断为「病人」,就等于创造了一个「生病的社会」。当一个人有了精神疾病标签,无论他是否真的有精神疾病,都有可能遭受四面八方的污名印记。当真正需要得到医疗与小区协助的人,却缺乏照料。那些误被贴上标签的人除了求诊与用药,还需耗费社会如学校各处额外照顾服务、训练计划等等资源,造成庞大的社会成本。[3]

正常人可能被贴上标签,而正常的心理现象和外在表现有时也被贴上错误的「疾病」标签。

弗朗西斯自我检讨DSM第五版造成的影响,包括使得丧亲的人更容易被诊断为重郁症,使生命本有的哀悼与悲痛成了医疗问题,痛苦本身的严肃价值被贬抑,我们不再通过亲友之间情感交流的支持,而是更多的直接投向医疗与用药。

DSM-V引入的行为成瘾概念(Behavioral Addiction)概念,具有严重病态的官方标准,但媒体让许多被夸大的流行行为,人们热情的高度展现彷佛也成了一种上瘾的情形。

弗朗西斯举了好几个例子,其中最经典的要属丽姿的案例:

丽姿智商很高,但因为口语及表现的分数有落差,被医生判定是注意力缺失症及学习障碍。五岁时,医生为了改善她的书写能力,开了立得宁(Ritalin,治疗注意力缺失的药物),结果留下肌肉痉挛、强迫行为、忧郁等副作用。

因为治疗注意力缺失的药物导致丽姿罹患忧郁症,所以医生开给他乐复得,结果副作用让注意力缺失症恶化,但医生没有停掉乐复得,而是立得宁的剂量;当忧郁症恶化,就增加乐复得的剂量。直到丽姿被迫中断学业去参加日间治疗计划,最后父母看情况越来越恶化,让她停药回校上课。

尽管丽姿的确有过动症,情绪阴晴不定、经常跟老师父母吵架,但她的生活没有问题,其他方面跟其他青春期的青少年没什么两样。但丽姿说:「医生们想要药物治疗我的成长痛苦,却反而留下无法抹去的心理伤疤。」

§ 结语

当一位有智慧的求助者/助人者

求助者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于当前精神医疗的省思,弗朗西斯对精神医疗苦恼的求助者,提出几点谆谆建议:

1. 了解自己。我们都是自己最好的治疗者,尤其精神诊断的关键讲求自白,我们必须仔细、持续的进行自我观察,面对自己的疾病要拿出亲力亲为的态度。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避免一知半解的自行诊断。

2. 与医疗人员协作。在康复过程中,我们与值得信赖的医疗人员协同合作,一起谋求最好的方法,而不是完全听任权威,或让自己凌驾于专业之上。

3. 与亲朋好友保持连结。精神诊治不只存在于诊间内,离开诊间的生活同时也是自我疗愈的历程。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以及在自我认知陷入盲目时,亲朋好友提供充分的信息给医生,并且在生活上给予支持,都能让恢复的情况上升。

4. 回归自然的力量。弗朗西斯反复强调,「时间」与「复原力」这两项自然的天赋永远是战胜心理困境的好伙伴。尤其「运动」是治疗身心问题的好方法。而和亲朋好友倾诉,谋求温暖等老生常谈的方式,很多时候正是在这些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过程中,我们渐渐复原。唯有当症状严重,没有消退迹象,才需要寻求专业协助。

助人者的省思

就咨询师的角度,我十分同意弗朗西斯对于医疗的敬畏,对专业的谨慎──体现人类「无知之知」的谦逊。如同欧文.亚隆在《诊疗椅上的谎言》中,那位试图对来谈者揭示真实自我,正面迎接内心光明与黑暗声响的心理医师。面对身陷痛苦不安的人们,无论我们采取的是什么方法,最基本的道理依旧没变:

身为精神科医师,只要能力所及就会尽力治疗,即使力有未逮,也会以同理心安慰患者。在这段特别的旅程中,我们擅长倾听、照顾,并应用我们的经验与人格特质,去帮助其他人康复、适应与自助。

毋宁说,抱着看好戏或猎奇的心态来读这本书,你或许会感到失望。

弗朗西斯并不是在诉说一个邪恶帝国的故事,而是在告诉人们,我们该用更加理性的心态看待DSM的科学性和适用范围,毕竟人类内在的心理活动,以及脑科学的研究都还有许多难解的疆界。而精神疾病的定义却还是受限于少数专家的主观判定,并且受到文化影响,故做为一本手册。手册阐述的真理来自对待科学的谨慎,而不是无条件的信仰。

因此,弗朗西斯一方面写道:「承认我们依然不清楚精神疾病的肇因并不丢脸。」,另一方面他也强调:「每当有人举出一个因精神医学受害的例子,我就会举出十个因精神医学而获得重大改善、甚至救回一命的例子。」

当我们面对心理问题,在就诊或用药方面,当用温和的怀疑态度去考虑专业人士的建议,尤其对于用药,我们更要妥善的了解当中的效益,以及危险性。医治自身是自己和医生,以及亲朋好友共同的协同合作。毕竟自始至终,能够「决定」我们是否能痊愈的关键人物,是我们自己面对疾病的智慧与勇气。

【参考数据】

Frances, Allen. Saving Normal: An Insider's Revolt against Out-of-Control Psychiatric Diagnosis, DSM-5, Big Pharma, and the Medicalization of Ordinary Life. William Morrow Paperbacks; 1 Reprint edition. August 12, 2014.

尤格.布雷希 (Jorg Blech)着,张志成译:《发明疾病的人:现代医疗产业如何卖掉我们的健康?》(Die Krankheitserfinder: Wie wir Zu Patienten gemacht werden)。台北:左岸文化。2013.05。

艾伦.弗朗西斯(Allen Frances)着,黄思瑜译:《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医学》(Saving Normal: An Insider’s Revolt Against Out-of-Control Psychiatric Diagnosis, DSM-5, Big Pharma, and the Medicalization of Ordinary Life)。台北:左岸文化。2015.05。

张廷硕[4]:《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医学》书评。http://interlocution.weebly.com/36328300282639921002-interlocution/07

欧文,亚隆(Irvin Yalom)着,鲁宓译:《诊疗椅上的谎言》(Lying on the Couch:A Novel)。台北:心灵工坊。2007.12

苏益贤[5]:救救正常人:临床心理师的反思。http://headshrinkerspocket.blogspot.tw/2015/10/blog-post_6.html

龚卓军:〈生病诠释现象学 从生病经验的诠释到医病关系的伦理基础〉,《生死学研究》,2005. (1), 97-129.

DSM《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致命骗局 - 纪录片(全)。

[1] 好比Buspar(百事隆),一种对治疗焦虑药效很低,但几乎没有副作用的药物。

[2] 以心理治疗搭配药物,看一诊要45分钟的精神科医师,收入比起提供三次,各十五分钟药物指示疗程的精神科医师,平均收入少44%

[3] 另外还有滥诊的诉讼问题,但这问题和中国国情差异甚远,故正文内不多加陈述。

[4] 台湾精神科住院医师

[5] 台湾临床心理师

友情链接 MORE>>
湖北省教育厅     湖北高校思政网     全国高校资助信息平台     全国征兵网     湖北省学生资助网     fun88乐体育官网体育     民大青年网    
版权所有:fun88·乐天堂(中国)-官方网站 │Copyright©2015 | 地址: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445000)
电话:0718-8438945 | 传真:0718-8437832 | 招生咨询:0718-8439097 | Email:hbmyweb@126.com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址
鄂ICP备05003316 | 恩公网安备422800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