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发布时间:2017-03-22 点击量:6219 来源: 作者:
【历史沿革】
本专业在原恩施州水电局及州电力公司支持下于1988年创办,已有3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历史,其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专业特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综合,具有较强交叉学科性质,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可获得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应用知识。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2人,副教授10人,博士13人,学校高层次人才4人,另聘有国网恩施公司、湖北能源集团、中广核新能源等国内电力企业兼职教师10人。专任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主要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重点高校,现已形成了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
近5年来,本专业教师编写教材7部,获得省部级教研项目7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SCI、EI和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3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软著1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恩施州科技进步奖4项、湖北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8项,地厅级项目12项,横向项目18项,到账总经费达1000万元,知识产权转让1项,转让经费达600万元。
【实践条件】
本专业具有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能完成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工程训练以及创新实践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现有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专业基础实验室7个、专业综合实验室7个、工程实训平台4个,设备总价值约1000万元;同时,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还拥有校级实践创新中心1个、与电力企业联合建立的校外优质实习就业基地18个,其中与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的实习基地获批为“省级示范实习基地”。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电力和清洁能源产业为依托,培养适应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所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工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在电力、能源及其相关行业从事设计、运行、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特色】
采用“一根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两强化(强化学科和专业基础、强化工程应用能力)、三支撑(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示范基地)、四能力(智能电网工程应用能力、PLC工程应用能力、嵌入式系统工程应用能力、网络与通信工程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工程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工程素养。本专业实施工程实训及开放性实验教学体制,以工程案例和项目为主线,采用“创新创业训练+校内集中实训+校外集中实习”相结合的实践训练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工程应用能力。
【学生成果】
近5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项;国家级竞赛奖项6项,省部级奖项70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3项;发表学术论文39篇。本专业在学科竞赛中,2016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全国一等奖,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2020年湖北赛区本科组“TI”杯(该竞赛最高奖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就业概况】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宽广,可在供电公司、发电厂、电力施工单位、电气调试公司、电力设备配套企业、电力设计院、工业企业、自动化设备生产企业、电力电子设备开发与应用企业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近5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所属企业、中广核新能源集团湖北湖南公司、大唐电气集团及其所属企业、国家水电顾问集团及其所属企业、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恩施水电公司(原国电恩施水电公司)、国家能源集团云南电力有限公司、陕西西北发电运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新疆送变电工程公司、国电联合动力技术(包头)有限公司等企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国有企业就业占比55%。
【学制及学位授予类别】
本科,学制四年,招收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责任编辑:教学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