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桑榆 牵手社区 绿韵山川 爱心护航 薪火相传

用青春热情与活力书写民大青年的志愿故事

过去一年,学校团委秉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青春聚力“活力橙”品牌建设为核心,以“1+N”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为指引,不断开拓志愿服务新形式、新领域,不断用青春热情与活力书写民大青年的志愿故事。


情暖桑榆,助老康养共筑温馨晚年

志愿者定期走进养老院、敬老院以及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为老人们带去关怀与温暖。

在珍爱养老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志愿者与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周,他们会精心准备唱歌、跳舞等节目,为老人带来欢乐的时光;志愿者陪老人聊天、话家常,倾听他们的故事和心声,给予精神上的慰藉;志愿者会细心地为老人修剪指甲、按摩身体,帮助工作人员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让老人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整洁。

志愿者与老人交流谈心

在重阳节等节假日来临之际,学校志愿者还会组织特别的庆祝活动,到社区老年中心、敬老院等地邀请老人一起做游戏、包饺子,让老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家的温暖。

金子坝街道枫香坪社区联合民大学子举办孝老爱亲主题活动


牵手社区,社会实践助力基层治理

志愿者深入学校周边社区,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助力社区基层治理。

在耿家坪社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志愿者针对社区内特殊家庭的学生,开展义务家教服务。志愿者耐心地辅导孩子们的功课,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社区里的周末课堂

在和谐家园小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志愿者积极加入了小区环境美化活动中,青年志愿者与居民一起动手,在小区的空地上种植花草树木,打造了一个温馨美丽的小区花园,受到了居民一致好评。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清洁家园”携手行活动


绿韵山川,环保行动守护自然之美

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筑绿色未来。

法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与土桥社区居委会联合举办了“绿动未来,净美社区”社区清洁志愿服务活动,团队成员向居民普及环保的基本知识,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志愿者还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活动,为大地增添新绿,为建设美丽家园共同努力。

法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志愿者合影


爱心护航,温情传递关怀特殊群体

志愿者聚焦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残障人士以及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和帮助。

大学生“心连心”互助社与艺萌康复中心建立了长期的志愿服务结对合作关系,志愿者们与自闭症儿童、唐氏综合征儿童等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通过耐心的陪伴、专业的康复训练辅助以及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帮助这些特殊儿童提高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志愿者还积极组织爱心义卖、慈善演出等各类公益活动,为特殊教育学校筹集资金,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施。

心连心互助社在艺萌康复中心开展互动活动

对于留守儿童,志愿者通过定期走访、电话沟通、线上辅导等方式,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慰藉和支持。在寒暑假期间,志愿者还会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拓宽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薪火相传,传承传递促进文化繁荣

志愿者充分利用学校的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深入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民族文化调研和保护工作。

文学与传媒学院联合桂花园社区举办了新学工·新动能—“非遗流芳 余韵薪传”非遗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通过展示、体验、宣讲等多种形式,让社区居民及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并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增强社区居民文化自信,促进社区文化繁荣。

“非遗流芳 余韵薪传”非遗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

同时,志愿者还积极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在学校第九届民族文化节上,志愿者们宣传、推广土家族的西兰卡普编织技艺等,让古老的民族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社区、学校等地,志愿者们通过开展民族团结大讲堂、非遗文化传承进社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大家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志愿者在第九届民族文化节中指导制作西兰卡普

回顾过去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学校团委通过“1+N”志愿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与实施,在志愿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

未来,学校团委将不断丰富“活力橙”品牌内涵,持续深化“1+N”志愿服务体系,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领域和深度,不断创新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行动,投身到志愿服务事业中,用青春汗水浇灌志愿服务之花,让青春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焕发绚丽光彩。